RT-qPCR检测原理


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将逆转录反应(RT)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相结合,是当下病原学分子诊断的常用方法。RT-qPCR以RNA为起始材料,在RT阶段,运用逆转录酶以RNA为模板形成互补的DNA链(cDNA)。随后以cDNA为模板进行qPCR反应。RT-qPCR已被用于多种分子生物学的应用中,其中包括病原体检测、基因测试、疾病研究和基因表达分析。

1.RT-qPCR的一步法与两步法

1)一步法:将逆转录与PCR扩增结合在一起,使逆转录酶与DNA聚合酶在同一管内同样缓冲液条件下完成反应。由于两步反应都在一个管中完成,因此该方法具有更少的实验误差和移液步骤,减少污染的风险。

2)两步法:将逆转录和PCR扩增过程分开,在两个管中完成检测。需要使用不同的缓冲液、反应条件、以及引物设计策略。由于反应分步进行,能够优化单一反应过程的反应缓冲液和反应条件,可建立长期保存,并用于多次反应的稳定cDNA库。

优点 缺点
一步法 更少的实验误差 无法分别对两步反应进行优化
减少污染风险 减少污染风险
可进行高通量扩增或筛选 可进行高通量扩增或筛选
两步法 cDNA可保存并用于多次反应 污染风险增加
优化单一反应条件和缓冲液 操作复杂,实验误差增大
灵敏度高 需要进行更多的优化

表1. 一步法与两步法对比

2.RT阶段

RNA是逆转录的模板。根据来源材料的类型和实验目标,有多种方法可进行RNA的提取。较常用的有Trizol法、离心柱法和磁珠法。在RT阶段,引物在退火时与单链RNA结合,提供给逆转录酶一个用于合成的起点位置。逆转录酶利用RNA合成cDNA,得到稳定的RNA-DNA杂交链。

引物可分为三种引物Oligo引物(dT)、随机引物和序列特异性引物。Oligo引物(dT)包含锚定位点,确保引物结合至mRNA 3'端poly(A)尾部。随机引物长度6-9个碱基,在RNA转录过程中,可退火至多个位点,提高cDNA产量。序列特异性引物是靶向特异的RNA序列的定制引物,可产出特异的cDNA库。通常情况下将Oligo引物与随机引物混合使用为逆转录酶提供结合位点。当检测RNA病毒时需要使用序列特异性引物,结合在靶标序列上。

逆转录酶需要具有较高热稳定性和较低核糖核酸酶H(RNase H)活性。较高热稳定性可以保证逆转录酶在整个反应中的活性来获得更高的 cDNA 产量,减少非特异性扩增。较低的RNase H活性可以减少RNA的降解来避免截短cDNA。

3.qPCR阶段

1)染料法:加入一对引物和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退火阶段,引物特异性结合在两条链上,为DNA聚合酶提供结合位点。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是一种DNA双链小沟结合染料,DNA聚合酶延伸引物,形成双链,染料结合于双链小沟中发出荧光。反应体系内双链DNA浓度越高荧光信号越强。由于染料法无法在同一个反应中检测多个目的片段,还会受到引物二聚体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熔解曲线分析,判断扩增所得产物是否只有一种。

染料法发光原理

图1. 染料法发光原理

2)探针法:将荧光染料替换为一条Taq Man探针。探针具有与靶标互补的序列,5'端标记一个荧光报告基团,3'端标记一个荧光淬灭基团,当探针完整时,荧光信号会被淬灭基团吸收。退火阶段,探针特异性结合到靶标序列上,DNA聚合酶沿5'-3'方向合成新链直至探针 5'端时,聚合酶水解探针,使荧光报告基团与淬灭基团分离,产生荧光。3'端淬灭基团阻止探针被DNA聚合酶扩增。Taq Man探针结合的目标越多,荧光信号越强。理论上,探针法中的荧光只来源于靶标,也就是不受非特异性扩增和引物二聚体影响。

探针法发光原理

图2. 探针法发光原理

4.结果分析

1)熔解曲线:当扩增完成后,对反应体系进行升温检测,同时监测荧光信号。当到达某一温度后,双链DNA迅速解链,荧光信号骤降。当信号达到最低时,即可获得荧光信号强度随温度变化的原始图谱。对原始图谱进行负导数转换,绘制荧光信号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图,图中峰值对应的温度即为Tm值。基于Tm值的差异,便可区分产物。
熔解曲线一般用于染料法,出现单峰说明扩增产物特异性好;出现杂峰特异性差,存在非特异性扩增。若熔解曲线只有单峰且对应温度是退火温度则是靶标发出的荧光,实验结果有效。

染料法熔解曲线

图3. 染料法熔解曲线

2)扩增曲线:将已知浓度的靶标稀释几个数量级后进行qPCR反应循环扩增,并用产生的荧光信号与相应浓度生成标准曲线。将未知样本的Ct值与该标准曲线进行比对,可以确定其浓度。

荧光阈值是PCR 3-15个循环荧光信号标准差的10倍(荧光阈值要设定在PCR扩增的指数期)。qPCR的扩增曲线与荧光阈值交点对应的横坐标就是循环数(Ct)值。Ct值越低证明样本中靶标越多。从qPCR的曲线中可以看出,在基线期,没有明显的荧光信号。随着循环数的增加,荧光信号逐渐增强。在平台期,因酶活降低或dNTP被消耗殆尽,曲线趋于平缓。

qPCR扩增曲线

图4. qPCR扩增曲线

参考文献

[1]Green M R, Joseph S. Quantification of RNA by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J]. Cold Spring Harbor protocols, 2019.
[2]Hawkins S, Guest P C. Multiplex Analyses Using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J]. Springer New York, 2017.
[3]Nayar G, Seabolt E, Kunitomi M, et al.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of Global RT-PCR Primers for SARS-CoV-2[J]. Scientific Reports, 2021, 11(1).
[4]Kulesh D A, Loveless B M, Norwood D, et al. Monkeypox virus detection in rodents using real-time 3'-minor groove binder TaqMan assays on the Roche LightCycler.[J].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2004, 84(9): 1200-1208.

相关产品

相关产品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