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PCT)

抗体参数
名称 | 抗人降钙素原抗体(PCT antibody) | ||
货号 | R58w3 | R150e6 | R151h2 |
应用平台 推荐配对 |
化学发光 | 免疫层析 | 免疫比浊 |
R58w3(捕获)-R150e6(检测) R151h2(捕获)-R150e6(检测) |
R150e6(捕获)-R151h2(检测) | R150e6 R151h2 |
|
来源 | 鼠单抗,体外培养获得 | ||
缓冲液 | 1xPBS | ||
纯度 | ProteinA/G纯化,纯度>98% | ||
储存 | -20℃或更低温度,分装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

抗体偶联物
抗体偶联磁珠
名称 | 货号 |
PCT抗体偶联磁珠 | B123l1 |
B124l1 | |
B125l1 |
标记抗体
名称 | 货号 |
Biotin标记PCT抗体 | L126l1 |
AE标记PCT抗体 | L120l1 |
ALP标记PCT抗体 | L122l1 |

抗原参数
名称 | 重组人降钙素原抗原(PCT antigen) |
描述 | 重组蛋白,C端融合His标签,来源于大肠杆菌体外表达 |
用途 | 质控品、校准品 |
货号 | P1103 |
纯度 | >90%,评估来源于R250染色的SDS-PAGE胶。 |
缓冲液 | 1xPBS,pH7.4 |
储存 | -80℃分装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
SDS-PAGE |
分子量大小为13.7 kDa左右 |

产品数据
ALP-AMPPD化学发光平台
临床对比分析
利用R58w3、R150e6抗体检测113例罗氏赋值血清样本(浓度范围0.018~46.150ng/mL),样本符合率R2>0.99。

图1. PCT化学发光平台样本符合率
样本编号 | 样本浓度 (ng/mL) |
检测浓度 (ng/mL) |
1 | 0.018 | 0.015 |
2 | 0.033 | 0.028 |
3 | 0.016 | 0.018 |
... | ... | ... |
112 | 27.584 | 28.145 |
113 | 46.150 | 46.200 |
表1. 临床对比分析数据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平台
临床对比分析
利用R150e6、R151h2抗体检测30例罗氏赋值血清样本(浓度范围0.16~68.64ng/mL),样本符合率R2>0.96。

图2. PCT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平台样本符合率
样本编号 | 样本浓度 (ng/mL) |
检测浓度 (ng/mL) |
1 | 0.16 | 0.15 |
2 | 0.29 | 0.30 |
3 | 0.43 | 0.42 |
... | ... | ... |
29 | 56.28 | 62.51 |
30 | 68.64 | 58.72 |
表2. 临床对比分析数据

试用申请

PCT临床诊断意义
炎症标志物—PCT
降钙素原(PCT)是激素降钙素(CT)的前体肽。在CT-mRNA翻译后,PCT被酶解成终产物为32个氨基酸的成熟CT。正常人的血清中的PCT含量极低,在被微生物感染后,CALC-I基因被诱导表达,促进PCT的分泌,8小时达到峰值。目前,PCT已被认为是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标志物,可以指导治疗,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诊断败血症,改善长期结果。
指导抗生素使用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每100例呼吸道感染中只有20例需要抗生素治疗。然而,采用传统的诊断细菌感染培养方法经常会有延迟。因此,一个专门针对细菌感染的标志物是最有帮助的。研究发现,PCT可以作为区分细菌感染与非感染的炎症原因以及区分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而且,PCT水平的动态具有重要的预后意义。
败血症诊断
危重病人往往表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当SIRS存在并且感染被证实或怀疑时,使用术语败血症。在严重感染中,大多数促炎症细胞因子(如TNF-α、IL-1b或IL-6)仅短暂地或间歇地增加。而在败血症中,PCT水平增加几倍直至数千倍,并且在入院时这种增加通常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随后的死亡率相关。各种研究和综述显示PCT与诊断败血症的其他参数相比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
PCT参考值
<0.05 ng/ml | 正常值 |
<0.5ng/ml | 无或轻度全身性炎症 |
0.5-2ng/ml | 中度全身炎症 |
2-10ng/ml | 疑似脓毒症患者 |
≥10ng/ml | 严重细菌性脓毒症 |
参考文献
[1] Becker K L, Nylén E S, White J C, et al. Clinical review 167: Procalcitonin and the calcitonin gene family of peptides in inflammation, infection, and sepsis: a journey from calcitonin back to its precursors.[J].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04, 89(4): 1512.
[2] Weglohner W R D, Struck J S C, Morgenthaler N,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erum procalcitonin from patients with sepsis.[J]. Peptides, 2001, 22(12): 2099-103.
[3] Müller B, White J C, Nylén E S, et al. Ubiquitous expression of the calcitonin-i gene in multiple tissues in response to sepsis[J].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01, 86(1): 396.
[4] Levin A S. Overcoming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J]. Brazil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08, 12: 10-21.

相关产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