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后形成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中最小的片段,其含量增高反映了体内高凝血状态和继发纤溶活性增强。D-二聚体含量检测对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鉴别以及溶栓治疗监测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目前D-二聚体检测方法也比较多样化,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ELISA)、胶乳凝集免疫比浊法、免疫金标法等等,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特点,总体来看,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不一。本文主要对D-二聚体的不同检测方法进行介绍,并总结了每种方法的特点。
D-二聚体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ELISA)
ELISA检测主要基于双抗夹心法,关键需要找到一对配对抗体。将一株D-二聚体单抗包被于聚丙乙烯塑料板,另一株单抗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将待测样品加入板孔中,待测物中的抗原会与板孔中包被的抗体结合,在加入酶标抗体后形成包被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最后加入底物显色。最终根据吸光度判定样品中抗原的量,抗原量与吸光度值成正比。
ELISA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定量准确等特点,但操作步骤较多,比较繁琐,整个过程消耗时间长,而且影响因素较多,所以不适合急诊使用。
胶乳凝集法
经典的胶乳凝集法是将被检血浆中D-二聚体或FDP与包被在胶乳颗粒上的单克隆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进行定性或半定量测定。
胶乳凝集法操作简便、快速、经济,适用于床旁检测,常作为筛查试验用。为定性试验,半定量时费试剂,结果判断有主观差异,敏感性低于ELISA。
免疫金标法
将抗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吸附在多孔薄膜并粘放在有多层吸收垫的塑料盘上,被检标本加入后即与该单抗结合,然后加入胶体金标记的抗体,形成抗体-抗原-金标抗体复合物,在薄膜上产生红色的斑点。通过肉眼观察或用折射仪读数,红色强度与血浆中抗原含量成比例。
此方法具有胶乳凝集法简单、快速,适用于急诊测定的优点,又具有ELISA能够准确定量的特点。但易受白细胞、血小板、类风湿因子、肝素及血脂等物质的干扰,特异性不强,在不同报道中其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差别较大。
胶乳增强型免疫比浊
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是样本中抗原与包被在胶乳颗粒上的单克隆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在一定的缓冲体系中产生凝集而导致浊度增大,浊度的变化与抗原浓度成正比。
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定量、敏感度高等优点,可满足急诊需要,在临床研究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需要专门仪器测定,成本较高。
随着技术的发展,D-二聚体测定的方法也更加多样化。对临床而言,既希望测定结果准确,又需要测定简便快速,如此才更有利于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但实际上,每种检测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缺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免疫金标法、胶乳增强型免疫比浊等都比较适合急诊使用。
D-dimer检测标准
D-dimer检测标准
- 无统一的国际标准
- 目前有超过30多种检测方法和20多种单抗被使用
- 存在两种报告单位:D-二聚体(DDU)和纤维蛋白原当量(FEU)
- 抗体对D-二聚体不同片段有不同的亲和力
- 不同的试剂有不同的干扰情况
D-二聚体试剂标准(中国国家标准讨论稿)
- 阴性预测值
- 测试范围
- 线性
- 重复性
结合临床诊断的验前概率进行D-二聚体检测,其阴性预测值不应低于95%。
涵盖制造商提供的用于排除诊断的临界值1/2到4倍的临床标本测定值。
D-二聚体试剂在测试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应大于0.98。
用正常质控血浆日内重复测试所得的变异系数(CV)不超过15%,用高值异常质控血浆同日内重复测试所得结果的变异系数(CV)不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