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方法介绍-核酸检测
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人体感染冠状病毒后通常引起感冒、发烧等症状,严重者能造成死亡。2020年1月于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目前发现的第七种能够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判定人体是否感染冠状病毒通常有三种途径,分别是对冠状病毒的编码基因(RNA)进行检测、对冠状病毒基因表达的特定蛋白(如Spike蛋白)进行检测以及对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产生的IgG/IgM进行检测。本文主要对2019-nCoV核酸检测的原理及方法做一介绍。
检测原理
冠状病毒的编码基因是RNA,通过测定样本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即可判断患者是否被感染。RNA检测主要依赖于逆转录实时荧光PCR(RT-PCR)技术。
逆转录实时荧光PCR技术
PCR的全称为聚合酶链式扩增技术,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实现微量DNA片段的大幅扩增。其基本原理是先将双链DNA解链为单链,随后以单链DNA为模板,借助人工合成的一段核酸片段(引物)来 启动合成,最终合成新的双链DNA。在PCR反应体系中,DNA双螺旋被解链成单链后,引物与单链DNA的特定序列结合,形成一小段的双链DNA,随后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延伸,形成新的双链DNA。每经过一个循环,核酸数量就会增加1倍,经过28-35个循环,即可将微量的核酸片段变的肉眼可见。
由于2019-nCoV的编码基因为RNA,因此需要先将RNA逆转录为cDNA,随后进行PCR扩增,该技术称为逆转录PCR。在逆转录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探针,随着PCR的进行,反应产物不断累积,荧光信号强度也等比例增加。每经过一个循环,收集一个荧光强度信号,通过荧光信号,实现对逆转录PCR产物(DNA序列)的实时监测。
2019-nCoV序列的引物设计
核酸检测的准确性由引物的特异性决定,引物特异性不高会导致出现非特异性扩增,最终影响测定结果。目前核酸检测所使用的引物序列,基本都是针对病毒序列中高度保守的2至3个序列(比如编码replicase复制酶或者necleocapsid核蛋白衣的核酸序列)来进行设计。2019-nCoV的引物序列如下图所示:
检测步骤
核酸检测现主要通过检测试剂盒实现,检测步骤主要分为样本采集、RNA提取及PCR扩增三部分。
样本采集
常规的样本类型包括咽拭子、鼻拭子、痰液、支气管灌洗液、肺泡灌洗液等,依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样本的采集。获得样本后需尽快进行检测。
RNA提取
利用核酸提取试剂盒对RNA进行提取,空气中含有大量的RNA酶,RNA在空气中极易降解,因此需做好保护措施(如加入能抑制核酸酶活性的物质)。在提取得到RNA后需立即进行PCR扩增。
PCR扩增
最后将RNA放入PCR反应体系中进行扩增,并观察扩增结果。扩增后的核酸序列带有荧光,如果检测到荧光信号曲线符合病毒特征,那么就认为该疑似患者为阳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对一位患者进行多次检测
提取病毒RNA本身也包含裂解样本,提纯RNA等多个工序,需要花费数小时。而RT-PCR一般来说也需要至少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因此整个流程预计需要一个工作日,即6-8小时左右,检测结果都需要经过复核,重复实验则需要花费双倍的时间。
检测特点
核酸检测是分子层面上的检测,就现有所有的快速检测方法来看,这种方法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都是最高的。由于这一检测方法靠的是分子层面的特异性结合,因此只要公布的基因序列没有问题,相关技术的检测准确率可以达到99.9%。
核酸检测与蛋白检测方式对比
核酸检测 | 蛋白检测 | |
准确性 | 依赖于引物的特异性 | 依赖于抗体的亲和力 |
待测物 | RNA | 蛋白 |
操作 | 需要提取RNA,流程繁琐 | 血清检测,流程简单 |
周期 | 长,需要6-8h | 短,只需15-30min |
试剂盒开发难度 | 难度小,开发周期短 | 需获得特异性抗体,难度大,开发周期长 |
试剂盒生产成本 | 低 | 高 |
试剂盒用途 | 新冠肺炎筛查确诊 | 与核酸检测联合使用,降低假阴性 |
参考文献
[1]. Lu H, Stratton CW, Tang YW. Outbreak of pneumonia of unknown etiology in Wuhan China: the mystery and the miracle. J Med Virol 2020; published online Jan 16. DOI:10.1002/jmv.25678.
[2]. 耿合员, 谭文杰. 新近发现的冠状病毒研究进展[J]. 病毒学报, 2013(1):65-70.
[2]. 赵焕英, 包金风.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07, 16(4):492-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