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性能评估指标

体外诊断试剂是疾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一个新开发的试剂能否真正面市,除了进行反应模式和体系等优化外,合理的性能分析与评估,是必经的程序,也是质量保障的基础。通常,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性能评估包括检测限、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干扰实验,稳定性,参考区间。

1.检测限

检测限是指检测方法可检测出的最低被检测量浓度,也称为分析灵敏度。
分析灵敏度:一般用95%可信限计算:重复测定空白样本20次,计算20次反应测得的均值(X)和标准差(SD),以X+2SD(夹心法)或X-2SD(竞争法)计算出相应的浓度,即为体外诊断试剂的分析灵敏度,也是注册资料所需提供的内容。
功能灵敏度:将低值样本倍比稀释后重复测定10次以上,计算每个低值样本检测信号的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CV),选择CV大于 20%时所对应的低值样本平均浓度,这就是体外诊断试剂的功能灵敏度。

2.线性范围

线性范围是指检测系统最终输出值(浓度或活性)与被分析物的浓度成正比的范围。
建立一种定量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需在预期测定范围内选择7-11个浓度水平。准备足量的高值(H)样本和低值(L)样本,经不同比例混合配制成中间浓度样本,比例关系可按等间距或其他确定的比例。其中,有几个重要的浓度水平需要考虑:1)最低分析浓度或线性范围下限;2)不同的医学决定水平值;3)最高分析浓度或线性范围上限。

3.可报告范围

可报告范围是指对检测有意义的待测物浓度范围。
可报告范围低限:以方法性能指示的CV值为可接受界值,由数据中选取CV值等于或小于可接受界值的最低浓度水平作为可报告范围低限。
可报告范围高限:当测定值超出线性范围上限时,此测定值应视为不准确值,需要对标本进行稀释。由于基质效应的影响,任何标本并非可以做无止境的稀释。也就是说,每一个实验项目有其最大稀释倍数。这个最大稀释倍数与线性范围上限的乘积即为可报告范围高限。

4.准确度

准确度是指检测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回收实验:实质上是实验测得的加入的标准物的浓度与理论计算而来的加入标准物的浓度的比值。
方法学比对:对于比较、比对方法,采用符合生产厂家要求的实验室现行方法,或采用工人的参考方法。比对方法应具备以上条件:1)具有比实验样品方法更好的精密度;2)没有已知的干扰物;3)同实验样品方法具有相同单位。

5.精密度

精密度通常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相互独立的测试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密度的程度是用统计学方法得到的,是通过测量不精密度的数字形式表示的,例如:偏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CV)。
只评估批内精密度:批内精密度的测定应使用同一种类、同一批号的试剂盒校准物(如可能,只进行一次校准),在一批内对样本进行至少20次重复测定。
同时评估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每天做2个批次的测试,每批测试对同一样品做双份测量,工作20d。那么,评估结束时有40对数据,即80个测试结果。从同一样本的双份测量结果即40个数据可求出批内精密度;从两批80个数据可求出批间精密度。

6.干扰实验

干扰实验主要是考虑非检测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样本中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干扰物质进行检测,以判断在产品性能指标范围内可接受的干扰物质极限浓度。血液样本一般须考虑胆红素、血红蛋白、甘油三酯等常见干扰物质及溶血等因素;检测样本为血浆的试剂,还应充分考虑不同抗凝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尿液样本则一般考虑pH值、血尿、蛋白尿等的影响。

7.稳定性

稳定性是体外诊断试剂随时间推移保持特性一致性的能力。
效期稳定性研究时间设定一般原则是“第一年内每隔三个月检测一次,第二年内每隔六个月检测一次,第三年开始可以每年检测一次。如果有效期为一年或一年以内,则长期稳定性应为前三个月每月检测一次,以后每三个月一次”。
加速稳定性研究方法为:将三个批号的试剂盒放 入37˚C恒温培养箱中,分别于第0、3、6、10天各取原装未开封试剂,参考产品技术要求中相关检测方法对产品进行检测,各指标均应符合拟定的技术要求中各性能指标要求。
运输稳定性评价是基于对试剂实际运输条件的了解(如运输时间、预计温度和湿度)来模拟运输条件存放产品从而评价产品的稳定性。在运输稳定性考察中主要考虑的条件有:极端温度条件,温度循环条件,冲击与振荡,压力与湿度等。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实地追踪记录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物流运输情况为模拟运输 模式的确定提供参考。
开瓶稳定性是考察试剂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外界因素对试剂性能指标的影响。由于试剂、试纸条等在开封后会 与空气接触产生氧化、降解等反应,部分试剂在开瓶上机后的外界条件与原储存条件差别很大,以及部分试剂还会存在使用者二次配制等情况,所以在制定开封稳定性研究方法时应充分考虑到各种环境因素。

8.参考区间

参考区间即正常人群的检测值范围,在研究过程中,企业应详细说明所采用样本来源及试验方法,并明确参考人群的筛选标准。根据文献资料等判断检测结果在不同性别、年龄、样本类型之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如有须分别进行研究,同时所研究样本例数应符合统计学要求,建议采用至少120例以上样本进行研究(可满足90%置信限),198例样本则可满足99%的置信限,在检测结果统计分析过程中,结合不同产品的临床意义确定最终的参考区间,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所选样本受地区或人种限制,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建议各临床实验室建立参考区间。
相关产品

相关产品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