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Axl)的生物学功能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Axl)又名Ark、Ufo和Tyro-7,是一种细胞表面的跨膜受体,属于TAM磷脂酰丝氨酸受体家族。Axl的相对分子量约为1.4×105,由Axl原癌基因编码。基因位于第19号染色体,含20个外显子。Axl由胞外区、胞内区和跨膜区3部分组成;其中胞外区包括2个免疫球蛋白样区(Ig)和2个纤连蛋白Ⅲ(FNⅢ)样区。Ig样区是配体结合区,F […]
新冠病毒突变株B.1.351简介
新冠病毒突变株B.1.351简介 新冠病毒(SARS-CoV-2)的突变是病毒的进化方式。在不破坏SARS-CoV-2关键生化表型的前提下,通过抗体靶向位点固定突变,引发抗原表位漂移,以逃避相关抗体的识别。目前已报到的SARS-CoV-2超突变主要有欧洲流行变异株D614G、英国变异株B.1.1.7(501Y.V1)、南非变异株B.1.351 (501Y.V2)、丹麦水貂变异株以及最近发现的巴西亚 […]
新冠病毒突变株B.1.1.7简介
新冠病毒突变株B.1.1.7简介 B.1.1.7突变毒株,又称20I/501Y.V1或VOC 202012/01,2020年12月在英国最早被发现,随后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家都报道了B.1.1.7谱系的病例。B.1.1.7突变毒株与人ACE2受体结合亲和力提高了1000倍, 传染能力是原始毒株的1.7倍。B.1.1.7谱系在D614G突变的基础上一次性获得了17个突变位点,S蛋白上包含9个 […]
CD8+T细胞的临床意义
CD8+T细胞的临床意义 CD8+T细胞是T细胞里最具毒性杀伤力的一种,特异性的CD8+T细胞能够识别病毒感染细胞并进行有效的清除。CD8+T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防线,对于人体抵抗疾病意义重大。同时,临床上外周血CD8+T细胞检测在免疫疾病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CD8+T细胞的活化 CD8+T细胞来源于骨髓干细胞,在胸腺中经过“T细胞的阳性选择”和“T细胞的阴性选择”后发育为成熟的CD8+T […]
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生物学特性及临床意义
细胞角蛋白21-1(CYFRA21-1)生物学特性及临床意义 CYFRA21-1的生物学特性 细胞角蛋白21-1 (CYFRA21-1)是上皮细胞中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的可溶性片段。细胞角蛋白是上皮细胞的中间丝(IF)形成蛋白,包括28个I型角蛋白和26个II型角蛋白。角蛋白是专性异质聚合物,与其他IFs类似,它们包含一个二聚体中心α-螺旋棒结构域,其两侧是非螺 […]
神经纤维丝轻链(NFL)生物学功能与临床意义
神经纤维丝轻链(NFL)生物学功能与临床意义 神经纤维丝轻链(NFL)生物学功能 神经纤维丝轻链(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NFL或NEFL)是神经元神经丝蛋白(NF)的重要组成亚基。作为神经元轴突主要的细胞骨架蛋白,NF在神经元轴突部位高表达,发挥着维持轴突形态稳定,保证神经元信号传导的功能。正常生理条件下轴突释放少量的NFL,但在病理条件下NFL释放量显著增加。组织液 […]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重组蛋白及抗体实验室扩建项目
项目名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重组蛋白及抗体实验室扩建项目 项目地址:江苏省南京江北新区浦乌北路11号质谱检测与分析中心九楼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研发实验室建设项目,租赁质谱检测与分析中心九楼约1182.98平方米进行装修,作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重组蛋白及抗体的实验室,同时配套相关消防、环保工程。项目建成后购入二氧化碳培养箱、落地式摇床、AKTA层析系统、液相色谱仪、化学发光仪、离心机、超低温冰箱 […]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常见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 肿瘤标志物是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异常产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可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测定,对肿瘤的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复发监测以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注:摘自《WS/ […]
抗体介绍
抗体介绍 抗体是体外诊断(IVD)行业必不可少的核心原料,可以作为标记/检测抗体、包被/捕获抗体、独立C抗体、二抗等。抗体是由抗原刺激分化产生的浆细胞所分泌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一方面,抗体可以特异性地结合抗原,这样的结合可以使病原或者毒素类抗原失去活性;另一方面,抗体在和抗原结合后,可以引发后续的一系列免疫反应,参与对抗原的清除。抗体全部属于免疫球蛋白,但不是所有的 […]
胶乳增强比浊法的简介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胶乳增强比浊法的简介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1. 胶乳比浊法的定义、原理和分类 胶乳增强比浊法是目前比浊试验中应用范围最广、最多的方法。当待测抗体遇到相应的抗原时,会发生聚集,形成浊度。胶乳增强比浊法则是针对复合物过少无法形成浊度的问题,衍生出一种方法,原理是将抗体吸附在直径为60-300nm,甚至是300nm以上的微球颗粒上,增加抗原抗体的免疫复合物,从而增大信号形成浊度。通过光强度的变化即可计算出 […]